汨罗融媒体讯 为确保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得到及时精准帮扶,连日来,汨罗市村(社区)社会救助试点项目组联合民政专干,来到归义镇汨新社区和汨罗镇瞭家山社区、汴塘村救助服务对象家中,及时了解服务对象信息,为动态变更提供有利依据。目前已协助5户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低保户办理了转特困供养申请。据了解,2021年,汨罗出台了《汨罗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精准大排查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全市救助对象精准认定,落实救助资金精准发放、动态管理精准调整试点工作,并在归义镇、汨罗镇开展汨罗市村(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建设试点。
汨罗融媒体讯 7月6日,汨罗市公安局第二期警娃暑托班正式开班,60余名警娃和警属参加开班仪式。当天,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黎明出席开班仪式。
汨罗融媒体讯 根据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组委会要求,成年甲组、乙组的门球比赛将于 9 月 5 日至 7 日在汨罗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记者了解到,目前门球赛场基础设施已满足比赛条件。7 月 5 日上午 9 点,汨罗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门球场馆内十分热闹。“这个赛场建设好后,我们每年都会和广大爱好者进行比赛。现在每天也会来,主要环境好,硬件设备好,运动起来心情也舒服。省运会即将在汨罗举行,感觉很荣幸,希望广大球友取得好成绩,收获好的体验。”除了门球比赛,汨罗还将承办省运会成年组龙舟比赛、青少年乙组足球比赛,目前正在抓
瞭家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永胜告诉记者,龙塘新屋轰趴馆的成功打造是社区党支部扎实推行“双引双带”,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有益实践。近年来,瞭家山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乡村振兴“硬支撑”。近年来,瞭家山社区积极响应汨罗市推行的“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工作机制,坚持党建为核、服务为本、自治为魂,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推行“党建 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充实自治力量。瞭家山社区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3块国字号招牌和全
生长于汨罗的她极力向老师同学们推荐了千年古镇长乐作为实践地,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同时在长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还有湘潭大学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十多名同学,他们最初从网上了解到长乐古镇,慕名而来。近年来,长乐镇瞄准打造“中部地区最具文化品位特色小镇”这一总目标,坚持甜酒、故事、安防、休闲体育联动发展,推动文农旅体深度融合,推进“正党风、淳民风”移风易俗活动,文化氛围愈加浓厚,产业发展更加兴旺,社会治理更为有效,吸引了十多批次的大学实践团来镇开展实践活动,并与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
"早稻丰收在望2020年以前,谭振端几次想通过土地流转解决抛荒问题,试验过,也失败过,这其中就有湛茂坤坚决不同意土地流转后自己种田还需要多花一笔流转租金的原因。"但在2020年,汨罗市高标准农田改造试点选中了高丰村。湛茂坤在《焦点访谈》中这一次,村书记谭振端和党员干部天天上湛茂坤的家门,摆数据、讲道理,终于做通了他的工作。今年春天,高丰村实现了全村改造农田3593亩,增加了322亩优质良田,早稻顺利播种。从"群众不愿意"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家乡自己建"的背后,折射出高丰村党支部工作思路方法的转变
今年以来,汨罗围绕恢复和发展多季粮种植,严格按照《汨罗市2022年度粮食生产工作方案》18条粮食生产措施要求,紧盯粮食播种面积任务98.1万亩、总产任务41.2万吨的目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双季稻、旱杂粮、秋冬作物等多季粮项目,因地制宜推进“小田”改“大田”、抛荒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节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开展大豆套种玉米、稻花鱼、稻虾等项目,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至目前,汨罗已完成早稻种植面积35.06万亩,大豆套种玉米面积1.4万亩。
汨罗融媒体讯 日前,2022 年秋季汨罗市楚雄寄宿制初级中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发布。该学校首批招收初中生900人,其中,七、八、九年级分别 300人。7月6日起,学生可进入汨罗市招生入学平台申请报名。教育布局调整后的楚雄中学,将改为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由市教育体育局直接管辖。该学校将面向全市选聘在编在岗的优秀校长担任校长,面向全市招聘在编在岗的优秀教师任教。学校办学规模1500 人,其中七年级 500人、八年级 500 人、九年级 500 人。
学习进行时|“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伟大胜利光耀千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一)
时政微观察丨从大国外交读懂习主席的“历史观”
习近平向圭亚那总统阿里致贺电
人民领袖|“请近平同学阅存”
一见·“全球南方第一方阵”何以烈火见真金
第一观察|胜利纪念日外交,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央视快评】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