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夏凡 通讯员 杨卫)深秋时节,汨罗市白塘镇汨北村的田间地头满目丰收景象。今年该村引导能人投资兴业,成立汨罗市绿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300亩,规模化种植大白菜、稻虾共养等,土地流转服务费为村集体年增收6.68万元。加上历史存量超面积宅基地有偿使用费2.87万元,该村今年集体经济已达9.55万元,成功"消薄"。
近年来,汨罗始终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先后出台推行"双引双带"工作机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五年行动方案,市级领导带头联村办点,定期调度;101个市直单位开展驻村帮扶;市财政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对薄弱村给予重点帮扶;市委每年评选表彰10个集体经济模范村、10个显著进步村,每村给予5万元项目资金奖补,促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清零"、整域提升。目前,全市2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部清零。
抓集体经济,促乡村振兴!汨罗市全域推进,亮点纷呈。
高丰村农田连块成片
桃林寺镇高丰村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山村。全村有3000多亩耕地和4000多人口,人均耕地既少又碎,过去农业效益一直不高。对此,该村发动党员带头,整村集中流转田地,进行"小田改大田",并鼓励乡友乡贤回乡投资支持高标准农田改造。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有效提升了防汛抗旱能力,"边角料""撂荒田"都变成良田,全村新增稻田322亩,实现粮食产量提高、社会资本不亏、大户耕种方便、农民流转稳赚、集体经济增收的"五赢"效果,仅土地有效流转一项,村集体经济年创收就达17.2万元。
石仑山村红色文化陈列馆旁的一处小院内,经常人来人往、热闹非常,这里是该村的乡村振兴互助社。
去年11月底,在石仑山村村支两委的发动下,该村5位乡贤积极组织,成立了石仑山村乡村振兴互助社,为群众开展代办车险车检、通信收费、教育培训、金融授信、居家养老、劳务中介等多元服务。今年已实现服务创收14万元,带动全市25个村领办服务实体,村平均增收2万—10万元。
汨罗市深入实施"双引双带"工作机制,"引"上致富路,"带"来新气象,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全域提升壮大。
"双引双带"具体怎么"引",又如何"带"?
汨罗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支部引领,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122名乡村治理能人和党员致富能手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派87名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聘请154名乡贤能人担任"荣誉书记",聚力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市场引导,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改造"流转创收模式"、乡村互助社"服务创收模式"、宅基地有偿使用"改革创收模式"、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创收模式"。鼓励党员带头发家致富、带头优化环境、带头转型升级。吸引乡友带资本带项目,鼓励专家带技术带信息,支持乡亲当示范当典型,发挥能人带动作用。
汨罗市湘商回归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助推乡村振兴农业项目签约活动现场
2022年5月24日,汨罗市湘商回归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助推乡村振兴农业项目签约活动举行,总投资8亿元的16个农业项目集中签约。
通过实行"双引双带",汨罗全市共有效流转土地31.52万亩;共培育党员致富能手2800多人,领办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经营组织586家;全面推行农村历史存量超面积宅基地有偿付费使用,预计可增收729.4万元;全市共盘活闲置资产197处,实现创收252万元。举办汨罗市湘商回归助推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农业项目16个、文旅体产业项目10个……
全省乡村建设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上,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作典型发言
2022年8月16日,全省乡村建设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怀化市召开。会上,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以《创新"双引双带",激发内生动力》为题作典型发言,推介汨罗乡村振兴工作。
近一年多来,汨罗跻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0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先进县,入围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双引双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做法,先后在全省发展村集体经济推进会和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推介。
一审:刘嘉玉
二审:游 岚
三审:谢 江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湘超”E踢C大战 邵阳武林高手喊话湘潭队“我的腿法够劲咩”
“预测鸭”二次预测“郴州必胜”
9月13日 齐聚郴州体育中心 为郴州队加油呐喊
常德队启程奔赴郴州 得将出征 德胜归来
培你看球 湘潭最牛!邵阳,湘潭媒体应援队来啦!
邵商天团霸气助威家乡 “湘超”ETC大战闪耀长沙 铁血宝庆 战魂永燃
邵阳鸭子“掐指一算”湘潭C位出道 稳了!
震惊!湘超“ETC”开赛在即 直播间刘备 曹操激烈互撕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