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镇黄市村村民许贤胜
发酵后的稻谷上甄蒸馏
酒蒸汽经过管道冷却液化
出酒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彭晓 谢建)一间宽敞的库房,十几口大陶缸和容量不一的各类酒桶整齐摆放。4月21日,记者走进罗江镇黄市村村民许贤胜家中,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角落旁特制的炉灶燃着红红大火,许贤胜一会儿捯饬着锅炉上的稻谷,一会儿添柴火,忙得满头是汗。
许贤胜今年42岁,父母早故,妻子和儿子智力低下,岳父母膝下只有妻子一个女儿,年迈多病。一家5口人仅靠许贤胜做搬运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许贤胜被纳入了贫困户之列。
勤快肯干的许贤胜,并不甘于现状。“好手好脚,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2017年,他在侄女婿的酿酒厂务工时,萌生出一个念头:何不自己搞一个家庭酿酒作坊试试?
“家里已多次向亲友借钱,这次开作坊不好再开口了。”一想到资金来源,许贤胜又犯了难。2017年,得知许贤胜的意愿和困难,汨罗市总工会联点帮扶干部刘志红多方协调,最终帮他申请到了3万元无息贷款。
“有了启动资金,有了场地,我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经过近2年的学习,许贤胜逐渐掌握了酿酒技术,酿出的酒又香又醇。今年年初,他把家中的仓库整理出来,建锅灶、砍柴火、买原料、跑市场添置酿酒机器……经过几个月的筹备,3月24日,许贤胜的家庭酒坊正式开张了。
上甄,倒入经过一个星期发酵的稻谷,再大火蒸半小时,纯手工酿造的粮食白酒就流了出来。“贤妹子,装10斤给我”“装20斤给我……”得知许贤胜今天酿酒,几个村民相约赶来品酒、买酒,还现场订走了50斤。
“愁销路吗?”记者问。
“不愁,附近的老乡都来我这里订,我的酒醇!”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良好的口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许贤胜卖出了近800斤酒,酿酒收入超过了万元。
“现在手上还有400多斤的酒等着生产。”看着日渐增长的销售数字,许贤胜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粗略算了算,照这样的势头下去,今年就可以还清一部分贷款,脱贫摘帽也大有希望。
“我还想把酒坊重新改造,建发酵室、储存室,加快稻谷发酵速度。还想把孩子送进特殊学校,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新的规划,新的生活,许贤胜的甜蜜日子有了盼头。
责编:刘嘉玉
今日辟谣(11月4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 更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见·从这些历史瞬间,看习主席韩国之行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玉渊谭天丨从釜山会晤看“历史主动”:看长远、驭大局、做更好的自己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首次”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打造亚太可持续发展新范式的倡导者、“行动派”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