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彭晓 李亚)“奶奶,祝您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12月7日,是抗战女兵朱云仙101岁生日,老人的家人朋友和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从各地赶来为她庆生。
朱云仙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出生于1920年,其父亲朱宗福满腔热血参加地下党,变卖家中田地投身革命,是浦江县中共地下党创始人之一;1937年,朱宗福分配至武汉铁路局工作,16岁的朱云仙跟随父亲来到武汉读中学。没读多久,“七七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
“大人告诉我们,日本人把我们的同胞扔进护城河填河,南京失守,血流成河,我们学生就想去杀日本鬼子报仇。”朱云仙说,当时武汉战事吃紧,学校开不了学,就在武昌报名参加了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团。战地服务团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长江局、南方局领导下的国统区妇女救亡团体,主要开展抗战宣传和替伤兵服务工作。
当时,朱云仙报名学习战地护理知识,掌握消毒、上药、包扎、做棉签等战地护理技能,本需要培训三个月才能结业,但因为战事吃紧,一个多月后,朱云仙就先后被分配到协和医院、军政部第一伤兵收容所负责抢救前线伤兵,参加伤病救援工作。
武汉沦陷前夕,战地医院开始撤退,战地服务团成员和医务人员在途中被冲散,朱云仙和同学们变成了“流亡学生”,只好随撤退人流到了重庆,无处栖身的朱云仙住进了国民政府的一个收容所。一年多后,朱云仙开始就读于当时民国政府创办的中山中学第七中学,直至高中毕业。
在学习和参战中,朱云仙有幸结识了第一任丈夫,相夫教子,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后来被下放到农村10年,尝尽人间冷暖。之后,朱云仙和第二任丈夫来到汨罗,成为汨罗二中的代课老师,主教地理。
朱云仙经历了两次婚姻,生育有7个儿女,如今,老人和嫁在汨罗的小女儿朱湘英一起生活。朱湘英告诉记者,老人思维十分活跃,谈吐得体,记忆力超群,会用iPad、会玩微信,关注时事,与时俱进。
“地球公转又一圈,百岁年龄又要添,光阴火箭无法拦,一个世纪容易完,生不逢时苦难全,抗日战争勇当先,枪林弹雨在战埸,又逢翻天覆地关,运动来时靶心当,万箭穿心痛又酸,幸运留下身体坚,小康生活才有权,改革开放虽来晚,从此不再受熬煎,只有留得青山在,财薪每月按时来,可惜已是老年身,年老体弱生活难,幸有幼女在身边,照顾生活很周全,剩余时日虽不多,还是过好每一天!”朱云仙老人用简单的词句概述她的一生。
待宾客散尽,朱云仙坐在沙发上,拿出老照片一张张翻看,回忆着自己的青葱岁月,脸上尽是藏不住的笑容。
一审:柳勤进
二审:游 岚
三审:刘胜丹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好评中国丨科普之风吹遍神州,科技之光照亮未来
好评中国丨一场触动灵魂的大思政课
好评中国|体育赛事为旅发大会注入新活力
天天学习|烽火淬英魂
记者手记:听!那势不可挡的历史强音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共创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
时政新闻眼丨从“上合”到“九三”,习近平鲜明宣示这8个字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塞尔维亚总统: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