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周建国作品《生路》研讨会举行
2021-10-30 12:07:18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游岚 | 作者:张为          浏览量:784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10月30日,汨罗市作家协会举行周建国长篇小说《生路》研讨会。知名剧作家甘征文,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岳阳市作协副主席舒文治,汨罗市作协主席潘绍东等汨罗本土作家,以及来自汨罗文学艺术界的爱好者参加研讨会,就小说文学特质与艺术探索进行深入探讨。

周建国长篇小说《生路》研讨会

研讨会上,周建国自称"胆大包天",以至被朋友戏称"菜刀接生"。在近桑榆之年,他鼓起勇气决定完成多年来创作小说的心愿。自今年8月初起笔,他历经夜不能寐、汨罗江磊石山找寻灵感、手机备忘录手写致指头磨破等创作艰辛,16万字的长篇小说《生路》历经42天完成初稿。

"希望通过专家研讨后,我们汨罗新诞生的文学作品能更有品质,更具价值。"潘绍东开篇明义。随后,与会人员纷纷就小说情节、思想内涵、文学表达、艺术特色、主题价值等展开热烈探讨交流。

周建国谈创作感受

"是风俗画,是民俗传、农事诗,也是历史档。"舒文治用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生路》,肯定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乡土气息浓郁,在创作上打破了惯常的小说框架,尤其笔触原生态地勾勒了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全景,令人动容,非常胆大,非常难得。"小说主题开阔,是从农村的大地上自然升腾起来的。"

"对80年代的农村生活刻画得活灵活现,阅读《生路》,如同阅读汨罗现实版的《活着》,令人笑中有泪。"完成初稿后,左奇志帮周建国修改文稿,熟读数次,她评价"小说是具有时代价值的。"

长篇小说《生路》初稿约16万字

"小说反映的主题接近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不能超越但可以有个人风格。"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要区分开来。""加强人物刻画,人物性格要有更深刻的变化。"""语言可以更凝练。"湛密昌、韩新卫等提出各自的建议和意见。

与会人员探讨《生路》创作

《生路》描写的是改革开放80年代农村的农民生活现状,世态沧桑变化的足迹,"其中有很多是真实的东西,也有我的影子,希望通过这篇小说能让后人知道前辈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周建国说。

周建国本职为医院副院长,但多年来热衷于诗歌、戏剧创作。2019年,他的花鼓小戏处女作《解坨》演出后深受人们喜爱,获得省花鼓艺术节金奖及省文化综合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一审:张   咪

二审:游   岚

三审:谢   江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