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智造”,开循环“蘑”式! 国耳科技点草成“金”
2025-11-07 09:59:46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游岚 | 作者:游岚 胡清 姚望          浏览量:1405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游岚 胡清 姚望)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汨罗高新区的湖南国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座现代化厂房中里正“上演”着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生产景象:全自动接种生产线高速运转,以湖南本地稻草、玉米芯为原料的菌包,正以每小时1万包的速度完成接种——这里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鹿茸菇智能化生产基地。 

步入厂房,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菌香。在恒温恒湿的智能出菇房中,一排排鹿茸菇整齐排列、长势喜人。车间的另一侧,刚采收的鲜菇被送入自动化烘干设备,经过精准控制的初烘与完全烘干两道工序,逐步转变为易于储存的干制品,有效延长了保质期,也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半径。 

“我们攻克了鹿茸菇生长速度慢、易污染的行业难题。”湖南国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岳飞介绍,企业利用AI表型组技术,在显微镜400倍视野下筛选优质种源,仅用8天即可实现菌种万倍扩繁,全自动接种污染率控制在1‰以内,远优于传统生产方式。

以湖南本地稻草、玉米芯为原料的菌包

作为湖南领先的鹿茸菇智能工厂,这里不仅在生产效率上实现跃升,更构建起完整的绿色农业循环体系。工厂以稻草、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结束后将菌渣发酵成有机肥还田,形成“秸秆→蘑菇→肥料→水稻”的生态循环链。

“我们每年可消纳秸秆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万吨。”汪岳飞表示,通过引入光伏农业系统,工厂还降低了40%的用电成本,预计年减碳2000吨,节约电费180万元。

据了解,项目一期目前已实现年产鹿茸菇2.16万吨,产值达1.72亿元。待二期扩建完成后,年产值有望提升至2.9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鹿茸菇智能生产基地。公司计划融资6000万元,扩建50亩智能出菇房,并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

“我们将为农户提供0元购菌包服务,并以成品保护价回收,帮助农户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汪岳飞透露,这一模式预计可创造300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通过鹿茸菇种植实现增收。

展望未来,企业计划与卫龙等食品龙头企业展开合作,开发健康即食型菌菇食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依托“菌菇销售+菌包生产+菌渣回用”三级盈利模式,国耳科技正以科技驱动食用菌产业向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新阶段迈进。

一审:柳勤进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