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谢建)秋阳和煦,薯香弥漫。10月26日,汨罗市桃林寺镇亦仁村的江南红壤硒薯基地人声鼎沸,一片欢腾。田垄间,男女老少齐上阵,他们或挥动锄头,或徒手挖掘,身影在秋日下忙碌穿梭。一颗颗饱满红润的“金疙瘩”破土而出,堆满田垄,这不仅是一幅丰收的画卷,更是亦仁村依托“桃林蜜薯”特色品牌,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
大家争相品尝农特产品
“咱们这儿的红壤,可是经专业检测认证过的绿色天然富硒宝地。”采挖及推介活动现场,村党总支书记吴昔勇站在田埂上,向来宾们介绍红薯产业发展的根基。
桃林寺镇素有“红薯之乡”的美誉,而亦仁村,正致力于将这份禀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近年来,该村以“双引双带”模式为引擎,通过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
2018年,亦仁村依托亦飞农产品有限公司,创新“公司+农户”模式,集中流转旱地2300亩,重点发展红薯、花生等特色产业。2022年,亦仁村更进一步,整村推进土地流转,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向机械化、规模化转型升级,为“桃林蜜薯”的品牌化之路夯实了基础。
刚刚采挖出的红薯
“我们办这活动,就是要打响品牌,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亦飞农产品公司负责人吴安保道出初衷。为了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更好”的跨越,亦仁村精准施策:一方面,推广油菜、红薯、大豆、花生轮作复合种植,保障地力与持续产出,另一方面,对产品进行精细分类,红薯分鲜食与淀粉型,花生区别黑子与红子,精准对接广东等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这套产业组合拳,有力壮大了集体经济,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特色产业每年为村集体贡献10余万元收入,更带动1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年务工收入超百万元。
从4月播种的希望,到8月直至11月持续收获,漫长的产季确保了市场的稳定供应。田间地头那争相采挖的热闹场景,正是亦仁村依托这颗“金薯”带动集体增收、村民共富,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精彩篇章的最美注脚。
一审:柳勤进
二审:刘晓元
三审:张 为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警惕“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红利发放”虚假信息——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9日)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围楼烟火守光阴
第一观察|总书记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筑牢法治之基,汇聚法治力量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说“闻”解字·“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哪16个“强国”目标
@全网粉丝 路过这儿 听我的停一下 金鱼石服务区免费捡瓷 网红打卡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