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甘芳芳 通讯员 章莉)近日,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传来喜讯——该校17岁的学生彭相瑜两度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他独立设计开发的“随机点名器”和“互动题典”两款教学软件,目前已被多个学科的教师广泛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如今,他已成为全校皆知的“软件开发小专家”。
师生暖心帮扶,点亮学子成长信心
刚入学时,彭相瑜性格较为内向,不太愿与人交流。了解到他来自单亲家庭,班主任赖明和学校“八类学生”帮扶行政主任应灿辉主动走近他,多次与他谈心谈话。“应主任常对我说,职业学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只要踏实努力,每个人都能发光。”彭相瑜回忆道。
彭相瑜
在老师的持续鼓励下,他逐渐打开心扉,树立起专业学习的信心。赖明老师发现他在计算机方面兴趣浓厚、潜力突出,便开始给他“开小灶”,布置一些超出教学大纲的编程实践任务,鼓励他大胆尝试。“他写出来的软件,我会第一时间在班级里使用,并不断提出修改意见,‘逼’着他迭代升级。”赖老师说。正是在这样“用中学、用中练”的循环中,彭相瑜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技能强基赋能,从编程探索到创新实践破局
彭相瑜正在机房编写代码
作为学校“技能强基”工程的重点关注对象,彭相瑜获得了许多资源支持:全天候开放的训练机房、丰富的专业图书、及时的教师指导……学校努力为每一位像他这样有特长、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成长土壤。
高二上学期,在C语言课程中初显天赋的彭相瑜开始自学更复杂的C++和Qt框架。没有系统授课,就靠自己看书、刷网络教学视频、反复调试代码到深夜。半年时间里,他开发的“随机点名器”连续迭代三个大版本,从最初的本地文本存储升级到SQLite数据库,再进一步支持云端同步, 真正做到了从学习到实践、从理论到应用的无缝衔接。
专业课教师刘新华一直关注他的进展,并适时提出新挑战:“能不能开发一个随机点题系统?”彭相瑜很快就完成了初版“题典”软件。更难得的是,他敏锐捕捉到AI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性将DeepSeek AI接入系统,实现答题辅助与文生图功能,极大丰富了软件的教学应用场景。如今,该软件已成为学校多个班级课堂互动的重要工具。
品德铸魂引领 ,匠心筑梦映照育人成果
老师正在使用彭相瑜设计开发的教学软件
在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品德铸魂”始终被摆在育人的首要位置,通过主题班会、工匠精神讲座、志愿服务、企业实习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锤炼意志品质、涵养职业精神。彭相瑜的成长与蜕变,正是学校持续推进“德技并修,人人出彩——培育新时代骆驼工匠”特色育人道路的生动写照,也是实施“品德铸魂”“技能强基”两大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果。
彭相瑜的身上就体现了鲜明的“骆驼工匠”特质——能吃苦、肯钻研、有韧劲、负责任的敬业态度。2025年春节期间,当多数人沉浸在团圆氛围中,他仍然守在自家电脑前调试代码,通过微信向专业课教师请教技术问题。从除夕到大年初一,彭相瑜代码不离手、学习不断线。“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好,更在于他那份坚持和执着。”专业课教师李文这样评价。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荣誉墙
多年来,学校育人成果丰硕。不仅是湖南省唯一一所连续四年(2022—2025)有优秀学生荣登《人民日报》“五四”专刊的中职学校,近三年学生累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更超300人次,其中包括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牌3枚、铜牌2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在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科技创新大赛、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学校也多次斩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该校党委书记江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优化‘骆驼工匠’培育体系,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一审:张 咪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壹视界·微视频|中秋佳节,总书记的“家常话”格外暖心
追光的你丨火红的日子
天天学习丨习近平与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故事
时政微视频丨爱国情,在血脉中流淌
看图学习·追光的你|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总书记这样阐释爱国情怀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这条“绿围脖”,习近平牵挂在心
学习进行时丨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守岗位只争朝夕 团结奋斗创造未来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