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4年6月,日军第四次入侵汨罗,在高泉山受到了中国军队第九十九师二九五团三营九连的浴血抵抗。高泉山,现为汨罗市市直机关及城关镇所在地,东连归义,西接粤汉铁路,南起古驿站大路铺,北抵汨罗江大堤,像一只筲箕,呈南北向,倒扣在汨罗江南岸,扼守着汨罗江铁路大桥。此地,是岳阳至长沙、平江至湘阴县城的交通要道,又是新市至营田30余公里开阔地带中一个较高的山丘,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日军与中国军队的必争之地。
防守高泉山的第九连连长贾春轩,山东人,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生,身强体壮,胆识过人。战前,他组织士兵和群众在高泉山开挖了一条4华里长的扇形战壕;在东北面的林头坡(原市公路局机关)、北面的弯牛地坡(原氮肥厂)、南面的亭子坡(原市人民医院)、西北面的四方园(现市蔬菜公司),各修了一个碉堡;又在东、北、西三面各设置岗哨,整个高泉山可谓工事坚固,防守严密。
贾春轩连长在高泉山阻击战中的指挥枪(1986年4月兴建汨罗市科技大楼时,在当年贾连长最后牺牲的淘金岭槽房屋旧址挖出)。
5月30日下午4时许,日军一小股先头部队从归义方面接近高泉山,遭到布防于高寿桥的第九连第一排的阻击,当即打死日军3名、战马4匹,将其击退。翌日午夜,日军聚集大批兵力,从乌家山(原棉织厂)、伴岭朱(原市幼儿园)、石子坡(现百货公司后面)三路围攻九连阵地。凌晨两点钟,日军发起攻击,贾连长率全连顽强抵抗,给日军以重创,击退了第一次攻击。日军改用迫击炮猛烈轰击第九连阵地,并借炮威,组织步兵发起了第二次攻击。双方激战两个小时,直战到拂晓,击毙日军中佐1名、士兵121名。日军不断增援,第九连伤亡惨重,并且与团部失去了联络。贾连长立即派传令兵胥德龙去团部求援。当胥德龙行至五里墩(原砂轮厂)铁路边时,正好遇到增援部队,但增援部队亦遭日军阻击,无法前往增援。第九连只得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进行孤军奋战。当日军攻上高泉山时,第九连已拼得只剩下50余名官兵了。一见鬼子,全连上下顿时义愤填膺,同仇敌忾,跃出战壕,冲入敌群,展开了肉搏战。二排陈排长杀死3名日军,然后拉响了仅剩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三排一班向班长在何家园棉花地里与5个鬼子拼杀,一连捅倒4个鬼子,刺刀断成两截,自己也壮烈牺牲;当全连拼杀得只剩8人时,便且战且退,来到淘金岭下的槽房屋(今科技局大楼)后,又被鬼子包围。贾连长用最后的一颗子弹击毙了一名日军队长,自己和随身的7名士兵亦因弹尽而被俘。穷凶极恶的日军强盗,用铁丝穿着贾春轩连长的锁骨,吊在树上,用刀剥开身上的皮,将心肝肠肚全剜了出来。全连152名官兵,除7人幸免于难外,其余145人壮烈牺牲。(摘自《汨罗抗战史话》)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秋 | 这条中秋视频,让全世界岳阳人,想回家...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麦积山石窟:文化瑰宝 匠心传承
重磅微视频丨同心协力共襄伟业
文脉华章丨中秋佳节 跟着总书记一起厚植文化底蕴
学习新语|家和万事兴
文脉华章丨沿着总书记足迹游中国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29日—10月5日)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