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市长曹陶代表汨罗市上台领奖
汨罗融媒体讯(通讯员 江南)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当天,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发布第三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汨罗市三个生态修复项目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名单,成为本次发布活动的亮点之一。其中,汨罗江流域生态修复案例与古培镇双凤矿山生态修复案例荣获“优秀案例”,乐福田建筑用花岗岩矿生态修复案例获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汨罗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扎实成效和创新实践。
案例一:碧水青山展画卷 骚风楚韵谱新篇
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廊道,汨罗江流域通过系统性、整体性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了从生态退化到碧水青山的华丽蝶变。项目统筹推进了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中游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下游湿地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等关键环节。如今,汨罗江主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东洞庭湖滨带生机盎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绿色农业、生态民宿等产业蓬勃兴起,“非遗+生态+文旅”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双凤村废弃的高岭土矿山修复前
双凤村废弃的高岭土矿山修复后
案例二:“双凤村”飞出“金凤凰”
古培镇双凤村废弃的高岭土矿山,曾是水土流失和地灾隐患的“生态伤疤”,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当地创新采用“自筹资金+补充耕地指标受益返还+社会资本”运作模式,凝聚乡贤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将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土地平整+排灌配套”,将平缓沃土变成良田;通过“工程削坡+适生林草”,将陡坡废堆披上绿装;通过“塘坝修筑+水源涵养”,将深坑蓄水造成景观。同时精心打造的田园营地、康养农庄等新业态,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显著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乐福田矿山厂区全貌图
案例三:矿山疮痍复青绿 生态修复焕新生
位于生态敏感区的乐福田建筑用花岗岩矿,以建设“国内一流绿色矿山”为目标,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矿区采用全封闭绿色生产车间、全程湿法作业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大幅降低了粉尘污染,废水废渣实现循环利用。尤为突出的是“边开采、边复绿”模式,对终采边坡和排土场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复绿为林草地和耕地。该矿不仅获评“湖南省绿色矿山”,其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也为砂石骨料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从母亲河系统治理到废弃矿山生态重生,再到生产矿山绿色革新,汨罗探索了多元化、可持续的生态修复路径。这些实践不仅修复了生态环境,更激活了绿色发展动能,增进了民生福祉,为全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宝贵的“汨罗经验”。
一审:张 咪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壹视界·微视频|中秋佳节,总书记的“家常话”格外暖心
追光的你丨火红的日子
天天学习丨习近平与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故事
时政微视频丨爱国情,在血脉中流淌
看图学习·追光的你|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总书记这样阐释爱国情怀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这条“绿围脖”,习近平牵挂在心
学习进行时丨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守岗位只争朝夕 团结奋斗创造未来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