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2月27日晚,一部13分钟的微纪录片《屈辞新谱—汨水求索》在湖南国际频道《世界看湖南》栏目惊艳亮相。该片以汨罗青年舞蹈编导刘锷创作第19届亚运会龙舟资格赛开幕式开场舞《倡舞祈福》为主线,串联起汨罗民间非遗技艺、屈原文化研究与传承等动人篇章,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千年楚韵的独特魅力。
片中接受访谈的刘锷
作为亚运会龙舟赛事的重要文化符号,《倡舞祈福》是刘锷以汨罗民间“打倡”非遗仪式为灵感,融入屈原《九歌》的浪漫诗性,通过原始粗犷的肢体语言与神秘厚重的祭祀场景,再现古楚先民与天地神灵对话的精神图景。舞蹈中,舞者们仿佛化身为古楚先民,以虔诚的姿态与天地对话,将观众带入一个神秘而庄严的祭祀场景。
第19届亚运会龙舟资格赛开幕式开场舞《倡舞祈福》
“我的创作力量源自汨罗,源自屈原,通过走访历史遗迹、请教专家学者,我试图让当代舞蹈与千年楚韵碰撞出新的生命力。”刘锷坦言,他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探索,每一次的舞蹈动作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完美呈现古楚文化的精髓。
屈学文化守护者、屈学专家刘石林老师和刘锷侃侃而谈
片中,屈学文化守护者、屈学专家刘石林老师和刘锷侃侃而谈,从《九歌》“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的描写中,为舞蹈注入仪式细节,也指出“打倡是楚地巫舞的活态延续,是戏剧艺术的萌芽”。他们的对话不仅揭示了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让观众对屈原文化从另一个角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湖南工艺美术大师苏文胜向刘锷揭秘汨罗江乌木古琴手作的奥妙
民间打倡传承人孙浩则为其还原了汨罗打倡民俗
湖南工艺美术大师苏文胜向刘锷揭秘汨罗江乌木古琴手作的奥妙:“槽腹内密布的小孔,让音色在共鸣中延绵不绝,正如文化传承需厚积薄发”。民间打倡传承人孙浩则为其还原了汨罗“祭屈原—敬龙头—赛龙舟”的完整民俗链:“我们以打倡连接神明与人间,祈愿国泰民安,也守护着屈原文化的根脉。”
舞蹈排练
汨罗是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明志之地,被誉为“端午源头 龙舟故里 诗歌原乡”。 当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屈辞新谱—汨水求索》不仅记录了一场舞蹈的诞生,更通过镜头语言将汨罗江畔的龙舟制作、屈学楚舞、打倡傩面、香草香囊、古琴余韵等串珠成链,让汨罗江畔民俗文化得以生动呈现,生动展现了汨罗人“上下求索”的文化创新精神与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力量。
一审:徐 娟
二审:游 岚
三审:谢 江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讲习所·文脉华章】在古城老街寻根脉悟情怀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丨长城嘉峪关:“第一雄关” 雄浑壮阔
【文脉华章】习言道丨千家万户都好 国家才能好 民族才能好
习语丨“家和万事兴”
【文脉华章】文博公开课丨殷墟: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回响
幸会中国|坚持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民行动,守护高原明珠!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镜观·回响|中华文化跃动传承之力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