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胥扬 胡清)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风俗,也是难以割舍的浓烈情怀。辛丑新年,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少人自觉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就地过年”。身在异乡的汨罗人是如何过年的?一起看看吧。
“云团圆”——相隔万里,思念祝福不变
“今年因为疫情和工作的缘故,不能回汨罗。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大吉。”大年初一,汨罗妹子王珏携宝宝、同事在加拿大送上祝福。
2017年,王珏一家在汨罗过年
“自2013年来到加拿大,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王珏说,往年春节,如果不回国,附近的华人会聚在一起包饺子过节,街上也会有各种活动。今年因为疫情,大家没有聚会,她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初一这天下了班,一家人开开心心去玩雪,以示庆祝。“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和父母团聚。”
这边是跨越重洋的思念,另一边是千里之外的惦记。千山万水,隔不断亲人间的浓浓爱意。
身在东莞的张银宇一家响应政府号召,没有回汨过年。心灵手巧的她买来灯笼、彩带将公司布置的年味十足,还为女儿置办了汉服新衣。加上公司十几户人家选择留莞过年,除夕夜,孩子们在楼下放烟花爆竹,非常热闹。
汨罗妹子欧斯琪在广州越秀区工作,因工作需要没有回乡。“这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团聚过春节,希望家乡的他们平安喜乐,健康如意过个好年。95后的我们是步入社会的新一代年轻人,我们正在成长,我在广州,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年夜饭”——亲手操办,才知父母不易
“第一次做年夜饭,不得不提前准备!这男人一旦会下厨房,他就败了,他不是诗酒花茶的公子,而是柴米油盐里的男人!”腊月廿九,80后汨罗伢子胥申科在厨房里忙活个不停,不忘调侃自己。
今年春节,胥申科和弟弟两家人都没有回汨罗过年。“广州当家过年我也是第一次,又累又没经验!有得忙咯!怪不得有句俗话: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
从腊月廿八开始,他便开始拟菜单、去超市采购。大年三十:团圆丸子、梅菜扣肉、白灼虾、糖醋鲤鱼、干锅腊土鸡、青菜;大年初一:骨头萝卜汤、油焖大虾、香葱刁子鱼、腊鸭焖藕、凉拌花生、青菜;大年初四接客:臀子骨炖皮粉、剁椒鱼头……一道道菜谱列出来,年味跃然纸上,也终于了解以往父母操办过年的辛劳。
“爸、妈,给您拜年啦”“爷爷、奶奶新年好”……大年三十晚上,通过视频连线,相隔千里的一家人同吃团圆饭、互相拜年……祝福穿越千山万水。
责编:胥扬 柳勤进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好评中国丨15元“良心盒饭”彰显流动车厢的温情
好评中国|铭记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好评中国丨“两山”理念,从理念之光到实践之境的文明跨越
今日辟谣(2025年8月18日)
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壹视界·微纪录片|余村二十年的绿色蝶变
学习手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看见美丽中国丨全链条保障“变废为美” 看垃圾分类的“厦门经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