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核酸检测报告:阴性。”这样一份报告是怎么来的?一份样本从采样开始会经过哪些地方?10月26日,记者从汨罗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了一份样本变成一份准确核酸检测报告的一路“所见所闻”。
PCR实验室里,装满标本的采样管
原市武装部院内是人民医院对外开放的核酸采样点,一直承担着市民核酸检测采样的任务。自10月18日汨罗市出现疫情以来,这里迎来了它的“最忙碌时刻”。
城区其它采样点也是如此。面对排成长龙的市民和延长到晚上9点的工作时间,同时承受着压力和风险的医护人员将标本置入标本管,整理、打包。随后,标本管被送往医院检验科。
医务人员对市民进行采样
在检验科,样本从接收、梳理、编号扫码,到试剂分装、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分析数据、审核结果,再到实验室消杀、废物处理,每一个流程,都由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
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简称PCR,内部是负压空间,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所有防护用具。为了及时提供检测结果,PCR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只换人,不停机。“进去每次至少4个小时以上,喝水、上厕所都不行,有一次汗水进入眼睛,又疼又痒,是流着泪坚持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巢敏回忆。
PCR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工作
由于全员核酸检测的对象数量巨大,除了在本市检测的样本,全市还有大量样本管被转运至岳阳、平江、湘阴等多个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全市的样本、外送样本都送到这里,由我们负责消毒、清点、登记和转运。”52岁的吴新中是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也是核酸样本集中点最年长的一位。接到疫情指令后,她主动报名到集中点工作,工作同时还不停提醒大家注意消毒,防止感染。“我是一名老护士,经验足,这里有很高的风险,我怕他们不小心感染。”
准备转运样本的工作人员
作为众多抗疫大军中的一员,转运人员的作用也十分关键,却少有人知晓。在采样量最大的几天,23岁的周曼记得自己总是扶着腰从货车上爬下来的,因为每天从上午8点开始,她就随车将标本运送至周边县市医疗机构,最多时一天跑了三趟岳阳,最后一趟送完已经是晚上9点多。
据了解,至10月25日,汨罗市仅人民医院就已完成核酸检测12万多人次,高峰期单日样本接收达3200余管,样本检测39957人次。
一审:刘嘉玉
二审:游 岚
三审:杨剑波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共同擘画上合组织发展新蓝图——各方共同期盼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举行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学习·知行丨雪域高原谱新篇 习近平强调抓好“四件大事”
时政纪录片丨雪域情深——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新征程
幸会中国 | 守护珊瑚之美,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
“湘超”主场全部确定!14路湘军队伍就等哨响 快来为你的主场摇旗呐喊吧!
备战“湘超”邵阳、益阳热身赛场风云起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