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为向党的101岁生日和即将召开的二十大献礼,4月19日至5月15日,汨罗市一中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与“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相同主题——“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活动。通过“小故事”折射党领导下国家时代变迁图景的“大变化”,用普通人讲述自己家故事的方式,表达以家为纽带的相濡以沫的真情,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征文活动共收到作品100余篇。组委会已评审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并通过汨罗市融媒体中心“掌上汨罗”平台刊发,供大家交流。
温暖的视线
汨罗市一中 徐育新
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
------题记
①
轻推古朴而氤氲的记忆门扉,永远离去的白发亲娘,尚安?
二十余年不见,弹指间自己也已到了知天命的年轮,不必说自己从乡下到了县城;也不必说由昔日的居无定所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单是母亲几十载的与人为善,面对风雨的乐观与坚强,每次离家时那殷殷的叮咛、温暖的目光,这么多年来一直伴随左右,如影随形,梦里依稀……
②
在儿时的记忆里,外婆家总有两个常来我家的殊客:一个哑女,一个盲人。那时候,子女多、经济无来源是父母那一代人生活的窘境常态。二哥还没有成家,三个姐姐扎推出生,再加上我这个“不速之客”,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可每次他们来,母亲总是留他们在家吃饭,把好一点的菜不停地夹到他们的碗里,天气不好就留他们在家过夜。哑女遇人不淑,丈夫酗酒后总是拳脚相向,娘家又没有亲人,母亲似乎就成了她惟一的依靠,隔不多久就天聋地哑地到我家来,心慈的母亲总是陪着她流泪,语言的障碍丝毫不能隔断亲情的交融,一月又一月,一年又年,一直延续到母亲去世;盲人是个孤儿,是母亲亲房的一个侄子,自幼父母双亡,母亲便是他最近的亲人,母亲总是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一针一线为他缝补衣物,一言一语叮嘱他要好好活着,他回家的时候母亲总是还捎一些东西让他带回,从不求回报。有一年年关将近,茫茫的大雪,他却提着两斤猪肉从家里来看母亲,四五里的路程,他一路在雪中爬过来,足足用了四个小时,我清晰的记得,母亲含着眼泪,钉在地上良久。
我震颤于这样的善良。
我的老家兰坡徐是一个很大的屋场,整个屋场依山由北而南面东而建,我的家就在最北端的山头上,是老农们去忙农活和上桃林集镇的必经之路,在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像“老板娘”一样,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他们歇息、喝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敢说,母亲是全屋场上百户人家中最贤惠的母亲。
③
七口之家,全靠父亲出工出力,缺衣少食是母亲每天必须遇到的最难的课题,在苦痛的记忆里,每年青黄不接的时节,母亲总是到东家借盐西家借米来维系这个家庭,含辛茹苦把几个子女抚养成人。年华的失去,母亲的头发白了,腿脚也慢慢地变得不灵活,但母亲从未抱怨,从未因此落泪伤心。
母亲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她最小的儿子身上,省吃俭用供我念书,腰弯了、背驼了,从没有说一个累字,从没有讲过一个苦字,欣慰地看着儿子一步步读完小学、初中,一步步艰难地送读高中、大学,直到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然后她就那样平静地默默地走了……忘不了屋檐下母亲目送儿子上学久久伫立的模糊的身影;忘不了走上工作岗位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细声叮咛;忘不了每一次回家母亲盼儿归家的温暖的目光;忘不了母亲卧病在床仍对儿子生活、工作、婚姻上事无巨细的牵挂和念叨。
正是平凡的母亲,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了我,在我在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拥有了一颗善良和坚强的心,处处与人为善,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乐观面对每一天生活。
④
大学毕业那年,作为第一个分配到火天中学的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我“幸运”地成为了初二年级的英语教师,三个班每星期十八节课,毅然用微薄的工资去征订英语教学方面的杂志,俨然成为了乡里最优秀的英语教师;后来学校领导又让继续我担任初三英语教学;再后来学校缺少地理教师,我自又告奋勇扮演了七年地理老师的角色。
我辗转火天、范家园、三中,又来到了一中,送走了四届初三、八届高三,获得了组织给予的许多荣誉,只可惜母亲不在了。如果有灵,善良而坚强的母亲一定在九泉之下因为她儿子而含笑长眠的。
可我一生唯一给母亲尽过孝的一件事只是给家里买了一台17吋的黑白电视机,这又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啊!
⑤
谢谢有您,生命卑微如青苔,温柔却庄严如晨曦。
谢谢有您,世界才不是寂寞荒野,而是四季流转的花园。
作者简介
徐育新,男,汨罗市第一中学教师,汨罗市师德标兵,汨罗市、岳阳市十佳班主任。感恩生命最美的遇见;愧无人生顿悟的盛宴。群英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然人生如棋,步步为营,不管本手俗手妙手,落子无悔终究是圣手。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三个维度,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和总书记面对面 | 青山常在路更长
学习新语·抗战|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
学习手记 |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读懂“两山”理念的实践导向
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千湖归来 “中华水塔”焕新生
学而时习之|焦裕禄精神是一盏明灯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