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征文|黄岳辉:靠桌饭
2022-06-12 10:25:26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咪 |          浏览量:13597

编者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为向党的101岁生日和即将召开的二十大献礼,4月19日至5月15日,汨罗市一中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与“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相同主题——“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活动。通过“小故事”折射党领导下国家时代变迁图景的“大变化”,用普通人讲述自己家故事的方式,表达以家为纽带的相濡以沫的真情,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征文活动共收到作品100余篇。组委会已评审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并通过汨罗市融媒体中心“掌上汨罗”平台刊发,供大家交流。

靠桌饭

汨罗市一中   黄岳辉

眼见村里一幢幢巍峨的新楼拔地而起,堂姐便坐不住了。以前大家都是茅茨土阶,倒也心安理得。现在家家华堂焕彩,自己一家几口人还挤在七八十年代的泥坯房中,虽说冬暖夏凉,但心里终究不是个滋味。奈何堂姐夫好喝懒做,不学无术。堂姐眼见自己的男人如此不堪,一气之下,带着儿子,南下广州,辛苦打拼,手头开始积有余财。回来便把那泥坯房扒了,准备盖一幢像模像样的复式楼。

新屋奠基那天,堂姐邀请一干亲友吃饭。

我内心错愕,从来只有华厦落成,亲友道贺,主人设宴待客。哪有奠基时,便邀三亲四友的。然而,想归想,碍于堂姐在,终没有说出口。

堂姐走后,我问父亲,这算什么饭?父亲说,这是农村的习俗,叫“靠桌饭”。意思是,主人要砌屋了,告诉亲友来帮帮忙。砌屋,在农村,是一家子的大事呢!

家里砌屋,也请了靠桌饭?父亲说,请了,农村的风俗,不好变的。

原先在农村,大家住的都是泥坯房。建房,要趁天晴,在两三天内垒起来。不然,大雨一来,刚垒的泥坯就会坍塌。所以,这时要仰仗亲戚朋友的力量。于是,奠基那天,主人大宴宾客,然后告知,某某黄道吉日,我要砌屋。到了约定日期,亲友们便会如期而至。各有职分,大干快上。大约两三天后,一幢农家泥房便赫然在目了。

今天,砌屋都改用钢筋水泥了,不怕日晒雨淋,只是颇费时日,建主体,搞装修,得花个一年半载。而且全屋承包,让工匠放手去干,到时主家搞搞卫生,添置家具,拎包入住就可以了。不过,这“靠桌饭”的传统却有意无意地保留了下来。堂姐更是赋予了她神圣的意义。依托党的富民政策,自己也咸鱼翻身了。她要借这“靠桌饭”,昭告天下。

堂姐砌屋,急坏了对门的罗老倌。原先尚有堂姐的泥坯房与罗老倌家遥相呼应。这会儿,罗家的泥坯房,独立村中,俨如贵妇群中一位衣衫褴褛的村姑,羞怯而自卑。想砌屋,罗老倌年事已高,崽又身体孱弱,摊上孙子年龄尚小,不谙世事。因此,罗老倌急得逢人便叹息:“丑得寡人亡了国。”

然而,一夜春风吹开了冰封的河面。冒着黑烟的挖掘机摧枯拉朽般扒掉了罗老倌的泥土房。不久,驻村扶贫组便在原址上给罗老倌一家盖起了精致的小洋楼。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一阵子,罗老倌逢人便笑开了花。我也开玩笑地说,罗老倌,你也请村里人吃“靠桌饭”吧。“好啊,只怕请你不来。”夕阳投射在罗老倌那张古铜色的脸上,熠熠生辉。

这罗老倌,我深信,住进新房后,只怕梦中都会笑醒呢。

作者简介

黄岳辉,男,汉族,汨罗市一中语文教师。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创作,曾于《散文》《读写月报》《语文学习》《岳阳晚报》《中学生校园文学》《教师博览》等刊物发表散文、小说多篇。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