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彭晓 谢建)“通过养殖牛、鸡、鸭、鱼增收后,再也不用借钱供孩子上学啦!”5月21日,在神鼎山镇神鼎山村,刘文利欢快的说道。
今年50岁的刘文利天生视力二级残疾,戴上1900度的眼镜视力也只有0.1。为了维持生计,刘文利曾尝试打工赚钱,但因为眼疾,他在一次务工中手部受伤,不能继续做体力活,治病更是花光了家中积蓄,为了供两个女儿上学,他还向亲戚朋友借了4万多元。
2014年,刘文利经精准识别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刘文利一家迎来了转机。
刘文利喂养牛
“养牛适合我,以前学过一段时间的兽医,我对牛的习性很了解。”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文利申请到5万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并将旧房子改建成牛棚,购买4头小牛开始养殖。同时,他还种植了几亩水稻,一年下来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稳定增收,加之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2017年,刘文利顺利脱贫。
逐渐尝到甜头后,刘文利的信心更足了。“卖牛后手里有了闲钱,我就继续买小牛养殖,加大规模。现在牛棚里有8头牛,最近是春耕时节,还借了4头出去给乡亲们犁地去了。”说起自己的“宝贝”,刘文利满脸自豪,“今年打算出栏4头牛,我还养了200多只鸡鸭,承包了12亩的鱼塘,加起来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等待出栏的牛
“这么多农产品都能销出去吗?”记者问。
“不担心,乡亲买一点,扶贫干部还会帮一把。”刘文利笑着说,每到自己有牛、鸡、鸭要出售时,市电信局驻村工作队员都会帮忙找销路并上门收购,自己不用发愁。
如今,刘文利的大女儿即将研究生毕业,小女儿也进入大学,家中收入慢慢增加,刘文利感到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刘文利笑着说,“从现在开始,要慢慢过上舒心日子了。”
责编:江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壹视界·微纪录片|余村二十年的绿色蝶变
学习手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看见美丽中国丨全链条保障“变废为美” 看垃圾分类的“厦门经验”
绿水青山间|四季回响
人民领袖|41年前,习近平办了一场全民运动会
学习新语·抗战丨烽火乱世 弦歌不辍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雪域高原谱新篇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