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郑甘 通讯员 马韵涵 王湘宁)7月18日,汨罗市三江镇吴咏湘故居迎来一群特殊的“红色讲解员”。由汨罗市2022届、2024届4名选调生组成的寻“汨”微光实践团——汨水寻根分队,以“汨水寻根,红脉传承”为主题,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微党课。这是该团队自2025年6月启动“湘”村微党课系列活动以来的第三场,累计覆盖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留守儿童等乡村群体500余人次。
红色微党课:故居里的时光对话
吴咏湘将军故居作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汨罗首位开国将军吴咏湘的旧居。选调生胡建以《一生战斗,战斗一生》为题,通过将军遗物背后的故事串联起其戎马生涯。从湘鄂赣边区游击战到皖南突围,从渡江战役到金城战役……泛黄的历史照片、尘封的战地家书,配合青年宣讲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让现场游客仿佛穿越到烽火连天的年代。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女士红了眼眶:“这些信纸脆得能听见岁月的声音,可将军的字迹依然刚劲有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团队特别设计的故居纪念手册同步发放,手册以时间轴的形式系统呈现出将军生平与湖湘革命史的时空关联,为游客提供了清晰的“红色导航”。
非遗新体验:甜酒里的振兴密码
长乐镇熊记甜酒作坊内,老党员们纷纷驻足。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甜酒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熊湘和用半个世纪将一坛甜酒酿成古镇的文化密码。
“甜酒酿造要经浸米、蒸煮、拌曲、装坛等十道工序,就像革命事业需要千锤百炼。”选调生潘灿巧妙融合非遗技艺与红色精神,现场讲解长乐甜酒从家庭作坊到标准化产业园区的转型之路——这一过程带动30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老党员们品尝着刚出甑的糯米饭感慨:“这酒里有忆往昔的甜,更有新时代的香!”
青砖印证历史:古宅中的信仰启蒙
作为湘北革命重要策源地的明清大宅郑家大屋,横梁上的战火黑痕、青砖缝中的弹壳印记,无声诉说着“一条古街三进堂,半部湘北革命史”的厚重。宣讲员结合实物史料和历史场景,向研学团详解中共湘北特委的成立背景、主要活动与历史贡献,讲述滕代远组建地下支部、符保林等先烈奋笔疾书、李豪等志士前仆后继的故事。
讲解中,宏大革命历史与具体旧址遗存、人物故事相结合,让红色历史更具象可感。同学们认真聆听、细看展陈,互动环节踊跃提问。
“原来英雄从未走远,他们就活在这些砖缝里。”轻抚斑驳砖墙,同学们深有感触。
青春遇见红色:汨罗选调生的创新表达
“调研发现,不少市民游客对本土零散革命故事缺乏系统认知。”主讲人胡建介绍,团队耗时两周整理宣讲内容、查阅史实,将碎片化史料转化为“红色历史—革命精神—时代价值”三层叙事结构。“从传统农业到甜酒经济,从非遗传承到文旅融合,汨罗的发展轨迹中,红色基因始终是跃动的脉搏,而非尘封的记忆。”
实践团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汨罗江流域红色资源,通过“文化创新+产业调研+微党课”模式,让红色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一审:柳勤进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这只“猴子”,为什么诞生在西湖边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学习·知行丨两山“回响”·4269平方公里,习近平关切这个绿色“国宝”
看图学习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攻坚 矢志强军向一流丨第三集《合力制胜》
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
潮涌文澜丨越墨染千帆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坚持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