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小镇造物志”是汨罗市融媒体中心2025年推出的多形态纪实系列,以“解码乡镇经济密码”为叙事内核,通过“轻量化传播+短视频场景化表达”的融媒体思维,呈现汨罗15个乡镇企业的产业突围路径、人才造血机制与文化活态传承。
从一双手工洞洞鞋的全球化之旅,到深山泉水的“华丽”转身,我们试图以“一物一产业”的真实视角回答:
汨罗基层如何生动实践乡村振兴?内陆乡镇如何凭“小物”撬动“大振兴”?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 姚望)在汨罗玉池深山之中,一栋民宿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模样,也成为城市人们回归自然、重拾童年的温馨港湾。
都说回村建房是中年男人的执念之一,在长沙创业小有所成的任瑾超也不例外。三年前,因为每周都要回村看望五保户的伯伯,也因为眷恋家乡的山水,他决定回到家乡川山坪镇桥坪村建房,结果被村里“看上”,希望他参与家乡建设。任瑾超思索一阵,索性建栋民宿,也能为家乡“引流”。
建民宿投入巨大,甚至让妻子都做好了去送外卖从头再来的心理准备,可最终历时两年半,原本计划的小院子也建成了能容纳几十位客人的大院子,把他回家乡建房的执念,化作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度融入。
因为坚信家乡的山水有着独特魅力,因此任瑾超的民宿没有刻意造景,窗外的青山翠竹便是天然的画卷。为了让客人更好地亲近自然,他大胆设计,将客厅的一整面墙去掉,变成巨大的森系画框;把餐厅的墙面全部改造成可推开的门窗,让自然的风自由穿梭。
如今,民宿已运营不到两个月,客人纷至沓来。每天他骑着小摩托穿梭于村民家中取菜,开着车去紧挨着的国家 4A 级黑麋峰森林公园门口接客人,为客人搬箱子,不厌其烦地展示山里的水和空气的检测报告。到了夜晚,民宿灯光亮起,寂静的山谷迎来了新的朋友,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
在民宿这个大家庭里,处处都是温暖的画面。他的妻子摆弄着花草,在风景中铺上鲜艳桌布,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儿子在穿堂风里尽情玩耍,在溪边跳跃,捕捉小生物,重现了他自己儿时的欢乐时光。屋子外面,五保户伯伯、山脚下的年轻厨师和负责保洁的邻居阿姨,一同出现在清晨的菜地,挑菜、摘菜,和谐融洽,宛如一家人。
“如果能在家门口就业,谁又愿意去远方呢?”任瑾超说,他的这份执念,并非放弃城市事业,也不是单纯将民宿当作新的事业,而是把梦想与事业一起融入家乡的山水之中。在他眼里,家乡,从未被游子抛弃,它只是静静等待,以新的方式迎接归来的人。
一审:张 咪
二审:刘晓元
三审:谢 江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重磅微视频丨开放新高地 共享新机遇
微视频|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时习之丨习近平: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人民日报看湖南丨冰玉栀子满清香(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冰玉栀子满清香(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不断筑牢强国之基
这种“不见外”我很赞赏
经纬线·总书记讲到的“人民城市”,有这种传承文脉的“腔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