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王洁 张为 实习生 吴子涵 徐可)“你这是假装正经猫哭鼠,分明是假心假意假慈悲......”1月17日,汨罗市新市街道新书村一栋民居内传出婉转悠扬的花鼓戏声。记者走近一看,竟是一位从头到脚装扮齐全的男孩正在家中有模有样地表演着。
周梓烨表演花鼓戏
这位小朋友名叫周梓烨,今年11岁,就读于新市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别看年纪不大,他已经是个“老戏迷”了。
“4岁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看动画片,他就爱和外婆一起去看花鼓戏。他现在会的都是自学的,没人教过。”妈妈苏清告诉记者,家中并没有花鼓戏剧相关从业者,自己和丈夫周念对此更是一窍不通。只有周梓烨的外婆和奶奶会在村里搭起戏台时带着他一起去看个热闹。
走进周梓烨的卧室,床头边的梳妆台上的首饰盒内收纳了簪花、头钗,床尾的落地衣架上则挂了好几套戏服,头饰、鞋子一应俱全。“这件是小生的戏服,这件是老生的......生、旦、净我都能唱。”周梓烨有些腼腆地介绍道。
周梓烨介绍自己买的行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苏清说这些戏服和道具全部是周梓烨自己买的。“我们给了一个淘宝账号给他,需要什么他就会自己去买,我们从来没插手过。”
周梓烨自己装扮好头饰
表演前,周梓烨独自在卧室里一层一层穿好戏服,再坐到梳妆台前,自己固定好头饰。一切就绪后,他现场给记者表演了花鼓戏选段《花亭会》和《十不贪》。
周梓烨表演
伴奏一响,刚刚还有些内向的男孩拿起腔调,瞬间“变脸”,捶胸顿足地表演起来。几曲过后,他又把行头都仔细归位。为了让刘海挂饰保持弯度不被压塌,周梓烨还专门为它找了个“家”,拿在手上梳了又梳后小心挂起。
循着戏声,邻居们三三两两赶来,一曲过后还不尽兴,吆喝着让周梓烨再来一首《平贵回窑》。哪怕装扮已经卸下,周梓烨没有丝毫推脱,屋内再次响起抑扬顿挫的唱戏声。
邻居们听周梓烨表演
闲下来的时间里,周梓烨习惯性拿起手机翻看,嘴里一边念叨着“看看今天哪里有戏看”。看戏、听戏俨然已经成了他的日常。
在今年的新市中心小学校园艺术节上,周梓烨一首《梁山伯与祝英台》技惊四座,被校长余波记录下来发布在网络上。余波告诉记者,学校为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共开设了24个社团,每年还会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六一汇演,给学生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如今,看戏人成了戏中人,村里再次搭起戏台时,周梓烨从台下到了台上。“我的梦想是成为专业花鼓戏剧演员,希望能传承传统文化,将来在更大的舞台上唱戏给大家听。”11岁的少年目光坚定地说道。
一审:张 咪
二审:刘晓元
三审:张 为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三个维度,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和总书记面对面 | 青山常在路更长
学习新语·抗战|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
学习手记 |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读懂“两山”理念的实践导向
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千湖归来 “中华水塔”焕新生
学而时习之|焦裕禄精神是一盏明灯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