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周小珺)10月23日,在古培镇南环村的汨罗市农穗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十余名工人正忙着进行整地做畦、铺培养料、摆放菌包、覆盖保护层等工作。 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负责人徐江满脸自豪地对记者说:“在大棚种植赤松茸,我在汨罗是‘独一份’。”
农技人员和徐江(左二)交流
工人正在种植赤松茸
这是徐江的合作社种植食用菌的第二年,主要种植品种为赤松茸和羊肚菌。今年,他对赤松茸的种植方式进行了大胆调整,将原本种在田里的赤松茸改种到了综合高效利用大棚内。他从湘阴县杨林寨乡购买了1万个菌包,用于种植3000平方米的赤松茸。菌种则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和古田县。
工人翻培养料
工人正在种植赤松茸
在大棚的一角,堆放着经过30天发酵的棕褐色培养料,这些由芦苇渣、木屑、谷壳、麦麸等有机物质制成的培养料,环保无害,是种植食用菌的重要基础,也是大棚育秧的有机肥料。工人们只需将培养料铺在畦面上,将菌包中的菌种掰成小块,按比例放置,再经过盖料、铺泥、盖草等流程,经过60天的生长周期, 就能看到赤松茸破土而出。
赤松茸因细腻脆嫩、爽滑可口、香味浓郁而广受市场欢迎。徐江介绍,赤松茸的种植不需要额外施药或施肥,通过调节湿度、温度和水分,就能实现高产。每亩赤松茸产量可达8000斤,3000平方米的土地上可以产出4万斤。这些赤松茸将通过订单形式销往汨罗、长沙、岳阳等地的餐厅,年前的价格达到15元/斤,年后则会降至10元/斤。而大棚种植赤松茸的优势在于便于管理和采摘,同时也能够抓住年前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当天,湖南省蔬菜产业体系食用菌岳阳试验站站长周威,汨罗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也来到场提供了专业指导。
据了解,汨罗市目前采用的主要食用菌种植模式有稻菌轮作、林下种植和大棚综合利用三种模式。今年,市农业农村局致力于探索大棚高效综合利用,打造 “食用菌+辣椒+育秧”这一“短、平、快”发展模式,使其成为汨罗大棚高效综合利用的”突破口”。
一审:徐 娟
二审:游 岚
三审:谢 江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特稿|潮起钱凯港——“新时代的印加古道”铺就繁荣幸福路
文脉华章丨成语里的中国:防微杜渐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7)
2025年新飞行学员报到“开箱”
时隔70余年 邵阳两位9旬抗美援朝老兵重逢 致敬最可爱的人
习言道|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无中生有,才会样样都有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培育良种“中国芯” 端牢中国饭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