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印象:探寻一条江的非遗
2024-06-14 08:56:49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游岚 | 作者:刘晓元          浏览量:3684

汨罗江畔屈子祠。曹志辉 摄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刘晓元)“妈妈,这就是汨罗江吗?”6月10日,登上屈子文化园楚堤,8岁的谭智航望一眼映入眼帘的河流,将目光转向妈妈。这个端午,他们跨越1500公里,从山东烟台来到湖南汨罗,只为看一看“屈原爷爷投的那条江”。

汨罗江的故事,从屈原怀沙殉国的那刻开始。

​源流:屈子忠魂化作文化富矿

屈原雕像。周敏 摄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修水,一路向西,流经湖南汨罗数十公里,最后汇入八百里洞庭。在中国版图上,这是一条远算不上波高浪阔的河流。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行吟泽畔的屈原在汨罗江上抱恨自沉,以身殉国。汨罗江岸的百姓闻讯赶来,争相驾船打捞。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此后,吃粽子、划龙舟、插艾叶、挂香囊等端午习俗,成为人们纪念屈原的重要方式。

千百年来,汨罗江畔的人们把端午节的习俗都献给了屈原,节俗在沿袭中充盈演变,但亘古不变的是对先贤的追思和敬仰。屈原文化代代相传,爱国忧民、团结拼搏、求索奋进的精神基因,从汨罗江出发,融进了湖湘文化灵魂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标志的重要部分。

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这一“盖章认证”凝结着广泛的价值认同,激发了共有的精神和鸣。汨罗成为有史可考和普遍公认的“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

停舟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是汨罗。汨罗江因安放了屈原的高洁灵魂而积厚流光,两千多年来,她像每一条母亲河一样滋养着两岸的百姓,积攒下一座座永恒的文化富矿。

逐浪:璀璨非遗将诗意照进现实

一江碧水穿城过。周敏 摄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楚辞》中构建了一个绝美的“香草美人”世界,诗意的芬芳乘着汨罗江上的巫风楚韵,穿过历史烟云飘然而来,化作一枚小小的香囊。

“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姓名的写下佩戴香囊的诗人。汨罗香囊是东方生活美学的原点。”端午,屈子书院滋兰堂非遗集市上,90后汨罗姑娘戴芸伊坚定而又自信地来访者讲述汨罗香囊的故事。

“《楚辞》中提到的香草有20多种。汨罗香囊以其中具有芬芳香气且寓意美好的植物作为香料,将相关诗句、植物纹样绣制在香囊上,传递着屈原和《楚辞》文化之美。”戴芸伊说。

汨罗香囊

辛夷淡雅,木兰清新,夏荷秀丽……精致典雅、芳香浓郁的香囊引得游客品频频驻足。“好美,沁人心脾。”来自长沙的万容靓一见倾心。最终,她的包包挂上了一只小巧精致的艾草香囊,“艾草和端午更配!”她笑着说。

作为“汨罗香囊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戴芸伊总是乐见这样的场景——她希望有更多人喜欢汨罗香囊文化。为此,她积极探索“非遗+”模式,通过节日、展会、研学等方式推广,研发推出香片、香锤、机绣款等新产品、新工艺,让汨罗香囊走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生活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推崇。

“端阳水”从屈子书院的墙檐飘落。非遗集市上,岳州窑、巴陵插画、川山毛笔、汨罗江乌木雕刻等岳阳地区30多项省级非遗项目集中展示,美美与共;书院各景点,罗城学校二年级的余欣妍和她的小伙伴们担当非遗“小小讲解员”,彬彬有礼地向游客解说着;文创店内,艾草手环、五彩绳、不同口味的粽子“组团”成端午“盲盒”;绘有古风山水图的手挽袋,既是粽子礼包又能搭配着装;抽拉礼盒,就能看到龙舟竞渡场面……各类端午文创产品受到热捧。

汨江两岸,非遗潮起。来自汨罗市非遗中心的一组数显示,汨罗市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10项、市级5项、县级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人、市级6人、县级43人;创建了1个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一枚香囊,传递美好;一个粽子,包裹着人间烟火;一艘龙舟,激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汨罗江畔的非遗明珠,从历史深处走来,把人们的生活装点得诗意浪漫。这些“活”着的宝藏,勾勒出多彩的民俗画卷,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更激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潮涌:汨罗江畔桨声里激荡新气象

汨罗江上龙舟竞渡

这个端午节,汨罗女儿陈果早早地收拾好,提着大包小包、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到娘家,“端午,吃一口妈妈包的粽子,才算是过节!”

定居深圳的罗江人周迈,在汨罗江边长大。端午节,她特意带着6岁的女儿回家乡看龙舟。“过端午,一定要来汨罗江边,看看真正的赛龙舟,感受最传统的端午文化。”她说。

端午,是汨罗人的年,透着寻常烟火,连着家国情怀。

又是一年端阳时。应和着咚咚的鼓声,澄澈如练的汨罗江上,香草湖畔,屈子公园生态湖内,汨罗人自发组织的龙舟队伍开始了一年当中最为严格的训练。

“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从晨曦到日落,从立夏到芒种,一次次下水训练,队员们的臂膀晒到黝黑,龙舟竞渡的激情也卯足了劲地生长。

榴花繁盛。汨罗人家门前或者屋后,宽大的粽叶舒展着翠亮的身姿,散发阵阵清香。勤劳的母亲将它摘下,清洗除尘、浸泡去涩,与“三寸粒”相拥相裹,最后系之以五彩线——一颗颗汨罗粽,或寄给远方的亲人,或等待归家的儿女,或撒向汨罗江的波涛之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从古木掩映的玉笥山下拾级而上,千年古祠屈子祠巍峨矗立。这里,屈子辞章光争日月,屈子精神彪炳千古;一个个虔诚的身影,诵读辞章,缅怀先贤。

龙舟号子震天一响!来了,汨罗人的年!

汨罗江上龙舟竞渡

汨罗江上桨影翻飞,百舸争流,岸边人潮涌动,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锣鼓一响,我们的桨就是齐的!”

“加油!加油!”岸边呐喊声连绵不绝。

速度与激情在上演,拼搏的豪情与大众的欢呼在升腾,应和着发展律动、人文脉动、山水灵动,汨罗江沸腾了,整座城市也沸腾了!汨罗敞开热情的怀抱,拥抱八方来客。

人气也同时带来了“财气”。汨罗文旅部门数据显示,龙舟赛事期间,6月4日至11日,汨罗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同比增长45%;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今年全市23家龙舟制造厂卖出龙舟5000条,产值近2亿元;汨罗江畔美食产品粽子和长乐甜酒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20%。非遗文创产品更是交出了同比增长35%的答卷,火热出圈。

这个端午,“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尽显文化味、烟火气、潮流范。“过端午,来汨罗”成为汨罗又一闪亮的城市文旅名片。

龙舟故里迎盛事,踏浪前行展新姿。今年10月,汨罗江上还将迎来第四届世界杯龙舟赛,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向全世界发出邀约:“让我们相约十月,共赴盛会,品尝汨罗粽子,体验传统龙舟,一起唱响《世界有条汨罗江》”。

祭祀屈原

“世界有条汨罗江,弯弯曲曲水流长,流的不是那水呀,流的是文章,文章……”汨罗江畔,一曲耳熟能详的《世界有条汨罗江》悠扬婉转,再次唱响。

站在汨罗江边,妈妈告诉谭智航: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一审:张   咪

二审:游   岚

三审:谢   江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