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以节为媒文旅全域“开花 ” ,绘就“诗与远方”新图景
2024-06-11 17:22:08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晓元 | 作者:游岚          浏览量:5206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游岚)作为广州人,大部分汨罗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如水祭大典、长乐故事会等,之前只在网上看到过,这次身临其境,真让人大开眼界。”今年端午,湖南中南大学研在读研究生刘汉周首次踏足汨罗,体验了一回深度游,看龙舟竞渡、赏非遗展演、品汨罗粽子,沉浸式体验汨罗江畔丰富而又独特的端午民俗,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他印象深刻。

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周敏 摄)

作为全国知名的端午旅游目的地城市,今年端午,汨罗把体育、文化、美食与旅游相融合,消费场景不断推陈出新,延伸出更多吸引年轻群体的旅游新业态和新模式,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消费潜力。像刘汉周一样前来汨罗过原味端午的国内外游客多达数万人。

据汨罗文旅部门监测数据显示,6月8日-6月10日,汨罗市6家景区单位累计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同比增长22.18%;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46%。

“龙舟+”方兴未艾 激荡城市活力

龙舟比赛现场

6月4日-6月6日,“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暨“沂台杯”中国汨罗江龙舟超级联赛(省内组)在汨罗市龙舟竞渡中心举行,全省38支队伍擂鼓开桨,一展水上风采。6月10日,“龙超”联赛(本地组)决赛“打响”,充满“速度与激情”的龙舟民俗赛事将端午的氛围推向高潮。这场办赛规模宏大,风格别具,专业领衔的龙舟赛事成功吸引了全国上下的目光,罗城大地一时热闹非凡。

“这是我第一次来现场看龙舟赛,强大的力量和速度,让人激动振奋。”从怀化赶来观赛的游客田道法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龙舟赛,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震撼人心的快乐。到了现场,身临其境地观看过龙舟赛,更能领略运动员奋勇前进的精神和观众的热情,才会真正理解和认识赛龙舟这一传统民俗。

“我上一次来汨罗参加比赛是十年前,这次来感觉赛场变化特别大,赛事的规模也比以前要高。这里的龙舟氛围比其他地方更浓,观众非常多,热情特别高。”“龙超”联赛(省内组)参赛队伍常德动物世界龙舟队队员彭广胜,赛后对汨罗龙舟赛事规格之高、氛围之浓、观众热情之高感叹不已。

2005年至今,汨罗连续成功举办20届汨罗江龙舟节,靠着龙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吸引了顶级赛事频频驻足。龙舟运动已发展成汨罗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文旅活动品牌,“端午源头过端午,龙舟故里赛龙舟”已创新为火热出圈的地域特色文化名片。

赛场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赛场下,龙舟经济,风生水起。汨罗龙舟,因为延续着多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和工艺,全国各地的赛事上都有它乘风破浪的身影。

目前,汨罗市现有龙舟制造厂23家,产品以木质龙舟、玻璃钢龙舟为主,年产各类型龙舟5000多条,年产值超2亿元。龙舟主产区屈子祠镇各龙舟厂接到的龙舟出口订单明显增长,汨罗龙舟越划越远,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龙舟赛事逐年增多,汨罗“端午源头、龙舟故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龙舟企业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走出了大批专业教练和赛事组织人才。从龙舟器材、比赛设备的生产和赛场建设,到运动员的训练与培训,到赛事的举办、龙舟工艺品销售,2024年,汨罗市龙舟相关产业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15%。

长长的龙舟延展出一条更长的产业链。如今,汨罗发展形成了以龙舟竞渡、龙舟制造、龙舟非遗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汨罗龙舟,也将划出更广阔的天地。

文旅场景推陈出新 提升假日旅游体验

端午节不仅传递了祝福,还带来了持续升温的文旅经济。在端午假期来临之际,汨罗结合本地的端午民俗,推出相关主题活动,营造互动式的节俗体验新场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屈子文化园内人潮涌动(姜文宇 摄)

倡舞表演、水祭大典、包粽子、绣香囊、射五毒……端午假期,屈子文化园内,端午系列民俗体验活动汇集成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游园会,游客们“拾趣”端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传承。

今年,屈子文化园首次将祭屈仪式融合到水祭大典游客体验活动中,为游客们带来传统祭祀的满满仪式感。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与鼓点,身穿红色楚服舞者跳起了古老的猖舞,祭水神、祭龙头,紧接着,登上巨型"主祭船"追思屈子,焚香、燃烛、赞香、赞烛……主祭人行叩首礼后,全体参祭者行三鞠躬礼,共同悼念屈原。船上游客将糯米酒撒入江水中,追思屈子。

倡舞表演(姜文宇 摄)

“参加水祭大典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端午文化和龙舟文化,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游客谭勉了解到今年水祭大典开放民祭,特意从长沙赶过来参加,他表示,“在庄严古朴的祭屈活动中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涵养了家国情怀。”

如今端午假期来汨罗游玩,不再是“一江一祠”的自然景观,而是更有内涵、更有体验感的特色文化深度游。

游客观看汨罗川山毛笔制作(张慧 摄)

汨罗花鼓戏、打倡、巴陵戏、踩高跷、岳州窑、漆扇、川山毛笔制作、长乐甜酒、汨罗香囊、牛角粽子制作等32个省内优秀非遗项目在屈子文化园集中展示展演……

汨罗江旅游度假区核心景点——端午人家做足“端午文章”,推出包粽子、雄黄酒、制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独具湘楚风味的皮影戏、花鼓戏,分时段在“端午人家”唱响,让游客沉浸其中。

来自广西的游客周清如和西班牙籍的丈夫李奥一家人(杨志 摄)

“端午节作为我们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次带他们过来,其实也是想要实地地去感受这种氛围,还有让他们明白屈原的历史,和我们为什么要划龙舟以及各种各样的端午习俗。”来自广西的游客周清如和西班牙籍的丈夫李奥提前三天就到了汨罗。她们一家四口住在端午人家,细细体验端午传统习俗的有趣,和新义村龙舟队近距离接触,学习划龙舟,零距离感受汨罗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端午假期外地来汨罗旅游、聚会、 探亲访友的游客增多,汨罗市住宿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也带动了酒店消费市场的火热。 

汨罗某大型酒店的负责人感叹今年端午节的“存在感特别强”。往年端午假期入住率平均在八九成,但今年是“一房难求”。“越来越多的大型赛事、节会活动在汨罗举办,对我们酒店行业的发展是大利好。”

据汨罗文旅部门监测数据统计, 截止到6月10日,汨罗城区大中型酒店预订率达110%、入住率达110%,增长50%以上。

多彩活动聚人气 “点燃”文旅消费热

白日里看龙舟水上上演速度激情碰撞,入夜后,节会活动接连开场。升腾的烟火气,聚集了人气,激发了消费活力,让市民和游客在桨声灯影中感受夜汨罗魅力。

首届“土八道 ”村厨争霸赛初赛现场(周小珺 摄)

白切肉、油豆腐烧肉、肉末皮粉、肉汤煨笋、坛子菜、糯米坨子……晚风中的汨罗江畔灯光璀璨、人潮涌动,汨罗首届“土八道 ”村厨争霸赛上42位乡间厨艺高手现场“打擂”,一道道活色生香的汨罗特色美食刺激着市民和游客们的味蕾。

由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与汨罗市商务粮食局联合举办首届“土八道 ”村厨争霸赛,展示汨罗地区丰富的食材资源和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同时,将节庆活动与促进餐饮消费有机结合,以传统美食文化为依托,提振餐饮消费。

首届“土八道 ”村厨争霸赛初赛现场(周小珺 摄)

“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厨艺的较量,更是对汨罗美食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和推广,对促进汨罗商旅融合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市文旅广电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美食+文旅”、“美食+夜经济”的发展模式,借助“土八道”这张独特名片,提升“汨罗味道”,打造好“汨罗一桌菜”,让汨罗美食文化跨越地域,走出汨罗、走向世界。

2024年首届汨罗江粽子文化节(张慧 摄)

包粽子比赛(张慧 摄)

走进2024年首届汨罗江粽子文化节,台上,市民游客踊跃登台积极参与包粽子、吃粽子、投粽子竞赛,台下观众则争先恐后地参与游戏互动,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与温馨。这一刻传统节日被赋予更多当代表达,“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浓。 

在汨罗碱水粽是端午节标配美食。如今,在消费结构的多层次与需求的多元化影响下,除了传统的碱水粽,近年来,汨罗粽子还推出了板栗粽、牛肉粽、鲜肉粽、剁辣椒肉粽、梅干菜肉粽等20多个品种,并通过“线上+线下”等销售模式进行销售。

蓝墨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汨罗江粽情天下》文创礼盒

“汨罗粽子”不仅连接着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记忆,也展现着汨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各企业以端午美食文化季为契机,深入挖掘“汨罗粽子”的文化内涵,从产品特色、原料、口感、文化价值、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对汨罗这一特色产品进行升级,依托浓厚的端午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粽子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端午前后,汨罗粽子线上线下销售额近6000万元,同比增长30%。

文旅全域“开花 ” ,绘就“诗与远方”新图景。今年10月,汨罗将举办第四届世界杯龙舟赛。让我们相约十月,共赴盛会,品尝汨罗粽子,体验传统龙舟,一起唱响“世界有条汨罗江”。

一审:张   咪

二审:刘晓元

三审:谢   江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